5.5.3 如用其他規格測力盤簧,則試樣的質量可酌情增減,使繪出粘度曲線峰值在 800 A. U. 以下。
5.6 試樣懸浮液制備
將稱好的試樣置于燒杯中,按表 1 量取相應的加水量,先加入約 100 mL 水,用玻璃棒攪拌約 20 s,然后分兩次每次約加入 100 mL 水制成均勻無結塊的懸浮液 ,將其轉移至測量缽中,再用剩余的水分三次洗滌燒杯中殘余試樣并全部轉移至測量缽中。從加樣到沖洗試樣時間應控制在 2 min 以內。
5.7 測定
5.7.1 將攪拌器放人測量缽并使攪拌器缺口對準儀器正面,放下機身時勿使溫度計觸及攪拌器。
5.7.2 擔緊儀器升降柄 ,將儀器上半部向左轉動 90° ,然后轉動升降柄緩慢放下機身,將攪拌器插人傳感豎軸銷子使緊密相連。
2) ”其他類谷物粉及淀粉稱樣服可酌情增減,使繪出粘度曲線峰值在 800 A. U. 以下。
5.7.3 降下冷卻套桿使處于最低位,將冷卻水控制開關撥至“~”(交替冷卻)位置,打開冷卻水。
5.7.4 打開電源開關,測量缽按 75 r/min 旋轉:將溫度控制拉桿撥至中部“0位,打開溫度計照明燈,用接點溫度計調節按鈕調節溫度計指針在 30℃ ,順時針轉動調節鈕可升高溫度指針 ,逆時針轉動反之。
5.7.5 打開定時器(定時約 45 min) ,加熱指示燈亮,試樣懸浮液開始加熱,待試樣懸浮液升溫達到接點溫度計指針指示的溫度時 ,指示燈滅,這時,將溫度控制拉桿向下撥至“升溫?處,并將記錄筆在記錄紙上作好標記。此標記的溫度即為調整溫度計指示的溫度。此后,懸浮液即自動按 1.5 /min 升溫,糊化過程開始。
5.7.6 隨著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時,記錄筆開始偏離記錄紙基線 20 A. U. 時,此溫度即為該試樣的開始糊化溫度。隨后,粘度迅速增高。當溫度升高至 95 ℃時,將溫度控制拉桿撥回至“0‘’位,定時,這時粘度通常是下降的。在粘度值下降波動較小或相對穩定時(約 8 min),再將溫度控制拉桿向上撥至“降溫”處。定時 30 min,這時糊化物開始以 1. 5℃ /min 冷卻降溫。直到降溫至 50 'C ,再將溫度控制拉桿向上撥至“0”位,定時 3 min。實驗結束。冷卻時粘度值不斷升高,如粘度值升高超過 1 000 A. U. 時,如測力盤簧扭力矩為 34. 32 mN“。m/A. U. (350 gf .cm/A. U. )時,則在儀器夸碼掛鉤上加掛 62. 5 g 硅碼 ,粘度值增加 500 A. U. ;加掛 125 g 夸碼 ,粘度值增加 1 000 A. U. 。
5.7.7 關閉電源。將攪拌器與傳感豎軸外開,將冷卻套桿提升至最高處,然后壓下升降柄抬起儀器上半部并使向右轉動 90°。
5.7.8 用濕布擦凈溫度計和冷卻套桿,取出測量缽及攪拌器并洗凈備用。
6 結果表示
從記錄紙上繪制的粘度曲線讀出下列各項糊化特性指標,并注明實驗所采用的測力盤簧的規格及稱樣量和加水量。參見圖 1。
t?一一開始糊化溫度(℃),是隨著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時,記錄筆偏離記錄紙基線 20 A. U. 時的溫度,此時糊化開始,讀數準確至 0.5℃ ;
A一一最高粘度值 (A.U. ) 谷物或淀粉的水懸浮液在升溫狀態下 ,淀粉充分糊化產生的最高粘度值,讀數準確至5 A.U. ,
B一一最低粘度值(A. U. ) ,充分糊化后的淀粉顆粒破裂,粘度下降 ,產生最低粘度值,讀數準確至5 A. U. ;
t?一一最高粘度時溫度(℃),最高粘度值對應的溫度,公式表示為:t?=30. 0十3a,其中a 為從測試開始時的標記到最大粘度時的長度(cm) ,此公式適用于初始溫度為 30℃ 。讀數準確至 0.5℃;
C一一最終粘度值(A. U. ),糊化物按一定降溫速率冷卻時,糊化物膠凝,粘度值升高,溫度降至 50℃時的粘度值為最終粘度值 ,讀數準確至5 A. U.
其中:A一B(A.U.)=稀懈值;C一B(A. U. )=回升值。